自殺除罪化
在某些文化中(例如巴基斯坦及黎巴嫩),自殺仍然被視為犯罪行為,也因此影響了人們對自殺的反應。將自殺視為犯罪行為,不僅將自殺遺族污名化,同時也阻礙自殺企圖者尋求資源幫助,更妨礙了自殺防治計劃的推廣。自殺防治的第一步即是自殺除罪化,因此目前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共同在印度促進自殺除罪化。
降低亞洲服用農藥自殺率
全世界的自殺案件多來自於亞洲(約可估計至60%),很多亞洲國家(例如中國、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等)以服用農藥的方式自殺佔相當高的比例,此類型的自殺方式多見於農村的婦女,可見各族群的文化能夠影響其自殺方式的選擇。同時,由此可知,服用農藥自殺在世界自殺率中佔相當高的比例,因此降低此類型的自殺比例,能夠有效降低全球自殺率。目前降低服用農藥自殺的策略,是停止販售毒性極高的農藥,並將農藥鎖在櫥櫃中以減低其易取得性。此外,增加當地的急救系統及健康照顧,並且教育農村婦女如何在緊急危難時尋求協助,以適時提供必要的支持。
媒體減少報導自殺方法
文化也影響媒體對自殺事件的呈現方式。在香港,由於媒體報導新式的自殺方法──燒炭,而誘使許多有自殺企圖的人,選用此方法自殺。因此,香港的自殺防治專家,便致力於說服媒體採用更謹慎及輕描淡寫的方式來報導燒炭自殺。同時,香港地區亦透過改變超商販賣木炭的方式,來降低自殺工具的易取得性,並且訓練各地飯店或旅社的經營者,學習辨識可能燒炭自殺的高風險者,以及時阻止自殺事件的發生。此外,更進一步的結果顯示,這些措施的實施對燒炭自殺的降低有顯著之影響。
關懷移民族群
全球化與國際旅遊便利性的提升,或是尋求政治、戰爭及災難的庇護等,皆提昇了全球各地的移民數量。這些移民由於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國家及文化,較易受到多重壓力源的影響,容易感到寂寞、或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甚至還可能出現自殺行為。許多國家會針對移民族群的需求來訂定自殺防治策略,策略的重點在於認識其宗教與文化對心理衛生、自殺議題的態度,以及移民的原因,並了解其家庭與社會的組成結構,以制定教育性及社會性計劃,協助民眾辨識壓力源、教導其壓力因應技巧、宣導保健預防方法(preventative health practices)的重要性,同時提升健康服務品質,鼓勵民眾多參與社交活動。另外,這些自殺防治策略還需要宗教及社區領導人物的參與及帶領,以協助策略能夠更順利地推行。
提升社區的心理衛生照護功能、增進對自殺概念的瞭解,以及加強資源的連結以降低年輕原住民自殺
在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和澳洲,年輕的原住民自殺的比例,比起同年齡的非原住民高出許多。原因可能包括社會變遷的影響、殖民地開拓、失去與家庭及社會關係的聯繫,以及缺乏對文化認同的安全感等。針對年輕原住民的自殺防治策略主要為加強社區守門人的訓練,以提升民眾對高危險群的認識,並且能協助其轉介以尋求協助,同時更鼓勵年輕原住民多參與社區的活動。在北達可達的一項青少年自殺防治方案的結果顯示,與1990年代10年的平均資料相比,在最近4年裡,10-19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案件下降了47%,另外,北達可達的年輕人自殺企圖者下降了29%。這個方案結合了各面向的方法,包括提高民眾對自殺的覺察性、舉辦守門人課程的教育訓練,以及重視青少年同儕間的支持與關懷。
宣導飲酒安全
酒精濫用與自殺行為有很強烈的關連性,自殺行為同時也會受到酒精消耗程度的影響,而酒精消耗量又會受到各文化及宗教對自殺的態度影響。依據一份來自蘇維埃的證據顯示,因為當地的法規對酒品實施徵稅制度,以限制含酒精之飲料的易取得性,結果使得當地的酒精消耗量及自殺率降低。另外,在宗教教義反對飲酒的國家中,通常其自殺率是相對較低的。因此,在一般民眾的教育宣導課程中,鼓勵安全而適當地飲酒,在自殺防治的工作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心理健康去污名化計劃
文化對心理疾病的態度,會影響民眾尋求心理相關疾病的醫療協助或支持資源的意願。目前全世界都依據其文化的特殊性進行全民性的教育運動,以增加民眾對心理疾病的覺察及認識。這類型的活動主要為藉由鼓勵與支持有心理疾病之民眾多使用心理治療的相關服務,以提升自殺防治的有效性。
|